為提升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内涵建設質量,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生學術研究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樹立語言研究的問題意識和思辨意識,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特舉辦“人文夜語”系列講座,邀請國内知名語言學專家共話語言研究問題。5月13日晚19點,“人文夜語”第一講在線上舉行,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李治平教授應邀做題為“發現語法問題,做點語法研究”的學術講座。
講座伊始,李治平借用陸儉明先生的觀點,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出發,明确提出本次講座的核心内容,即在現代漢語教學中觀察對外漢語教學規律,從留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誤反觀現代漢語語法教學。首先,李治平列舉了他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所收集到的案例,并對這些案例中出現的語法現象進行講解。他先從留學生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偏誤出發,講解了單句中離合詞、地點名詞、數量詞的使用、語序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語篇中某些詞語在使用上的限制,指出留學生的偏誤是由于學習在過程中出現了過度泛化、錯誤類推等問題。他還以“被”字句的新用法——“被分手”、“有被笑到”等為例,對“怎樣看待新語法現象”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鼓勵學生多關注和查閱《語文建設》、《語言文字運用》上發表的文章。
接着,李治平又詳細介紹了幾個語法概念,指出語法不僅是指詞法和句法,也指語音結構之法。他從語素教學的重要性分析中,提出“造詞對閱讀能力形成有幫助”的結論,但這并不是說掌握的詞越多,閱讀能力就越強,不是說認識漢字就能懂語篇的意思。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學生知道詞義但不知道語素義,因此,要在教學中開展“字本位”教學。李治平列舉了留學生在漢語方位名詞的用法、動詞重疊式的用法以及其他實詞、虛詞、句式、句類及語篇中出現的偏誤,告訴我們發現語法問題的方法。他強調,教科書隻告訴我們漢語詞語能幹什麼,卻不告訴我們漢語詞語不能幹什麼,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往往是弄清楚不能幹什麼更重要,外國人在學習漢語中遇到的問題更能使我們從中發現漢語的規律。
最後,李治平提出了漢語語法研究可采用的方法,即從“句法的限制性”、“語義的正确性”、“語用的選擇性”三個維度出發,去看待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語法問題,從而展開語法研究。
講座結束時,李治平針對學生在評論區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他耐心幽默的講解,使大家對平時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産生了濃厚興趣。
主持人王紅俠老師在總結中說,李治平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對一線漢語教學中的生動案例做出具體分析,不但富有啟發性,而且形式活潑、生動有趣。這場講座還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幫助同學們理清了語法概念之間的關系、明白了詞法和句法在使用上的限制性和選擇性。她希望同學們能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語法現象,積極進行語法研究。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喬丹/文圖 謝燕紅/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