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安陽師範學院傳媒學院副教授、影視攝影與制作教研室主任王家東應邀為我院學子帶來了一場題為“戀地情結:紀錄片中的地方意象書寫”的講座。本場講座是我院開展的第三場傳媒夜話活動。
講座在輕松愉快又極具啟發性的氛圍中展開。王家東從西方社會科學領域的“空間轉向”引入,總結“地方再發現”的原因:一是空間轉向對實際空間變遷的具體經驗分析,産生了“空間生産”這個指向具體地方的空間實踐活動;二是人文主義地理學者對“地方”概念的發展。他在對中西方紀錄片的發展史梳理後指出:“關注地方、呈現地方是紀錄片的天然議題”。王家東以《絲綢之路》《話說運河》等作品為例,指出中國紀錄片真正有“地方意象”始于改革開放後的“人文化紀錄片”。他認為此時期的中國紀錄片側重于介紹過去與現在的對比,注重對外宣傳和塑造國際形象,而進入新世紀後,國内紀錄片地方意象書寫呈現“地域意象書寫”“城市意象書寫”“鄉村意象書寫”“鄉愁意象書寫”四個角度的多元表達。紀錄片不僅表征了地方,更生産地方。從空間與地方視角對紀錄片的叙事書寫進行研究,是一種新的分析框架,可以開拓紀錄片中的地方意象研究。
講座結束後,師生與王家東老師的互動答疑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同學們踴躍在聊天區提出自己的問題。講座主持人王珺老師在總結中說:“王家東老師以詳實的材料和紮實的史論結合的方式鋪陳叙事了紀錄片中地方意象的書寫,給大家提供了認知解紀錄片的新視角。希望同學們能以此為啟發編導創作更多優秀的常州地方影像作品。”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萬玉琴、周彤/文 周彤/圖 謝燕紅/審核)